今天和大家聊聊“水母”,还有寂寞女人。

下班买菜


一说起果冻海,大家脑海中最先浮现就是阳光、沙滩和比基尼,无限幻想。那么,今天悦悦(微信公众号:电影悦分享)就给大家带来“果冻海”!


这个“果冻海”,是一部以色列和法国合拍,曾在当年法国戛纳节上斩获金摄影机奖的影片,一部比较冷门的的影片,是导演希拉·格芬的处女座,但豆瓣上仍然拿到了7.9的高分。虽然本片的剧情跟大海扯不上太大的关系,但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好想打个飞的冲到那里——《蓝色果冻海》。


戛纳电影节金摄像机奖,即颁发给最佳处女作导演的一个奖项,有趣的是艾加·克莱特跟莎拉·简芬是一对夫妻导演,身为作家的艾加· 克莱特负责编剧,妻子的存在使得片子带有细腻的女性情感气息。



《蓝色果冻海》用了常见的多线叙事交错,影片有着三个女性人物的主要故事线,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甚至,还有点奇幻。



女主巴特雅是婚庆公司一名女职员,每天除了扫地打杂,就是端着果盘在新人们的婚礼上穿梭。


男友离去、工作不顺的她住在一间漏水的破屋。有天她遇见了一个奇怪的小孩,小女孩身上只套了一个泳圈,而附近也没有大人,无奈,巴特雅只能求助警局。


可是只睁着大眼睛的小女孩一句话也不说,警察也毫无办法。因为是周末,警局不能收留,巴特雅无奈之下,把小女孩带回了家。渐渐地,她和不说话的小女孩似乎建立起了某种信任和依靠,巴特雅便把她带到自己工作的婚宴餐厅,然而小女孩却神秘消失了,巴特雅再次回归孤单。


后来,在一次赴约中,巴特雅竟然看见套着泳圈的小女孩过马路,她上前追赶,却被车撞倒……


在医院里,昏迷的她感觉到母亲、父亲匆匆忙忙的又来又走,又感觉到自己好像变回了童年,和父母在海边,她终于记起那个卖冰淇淋的老头,总是被不耐烦的母亲打发走。难道那个身上总是套着泳圈的小女孩就是自己?


与巴特雅并行发展的还有一个女看护。她来自遥远的菲律宾,因为不会希伯来语,所以工作找得磕磕绊绊。好不容易有会说英语的以色列人找到了她,安排她的却是照顾全身瘫痪的老母亲的累活,并且老太太还超级难缠。女看护被“徒有其表的亲情”所折磨。


电影的最后一条人物线是一对新婚夫妇,妻子在婚礼当天摔伤了脚踝,导致蜜月旅行泡了汤。丈夫为了补偿妻子的遗憾,只能临时改变旅行计划,但却招来了妻子的不满。她不停地给丈夫抱怨,才结婚没几天,两人几乎要陷入冷战。


三条并列的人物线索,毫无联系。一般电影的“无巧不成书”往往会让人觉得她们会在结尾来个大聚合,相反,本片直到最后也没有实质性交集出现。三个人每一次刻意而又不经意的擦肩而过,都被导演安排得十分微妙。


片名Les méduses,直译就是水母。人生像个海洋,每个人都好比一只水母,需要水才能生存,他们更要时刻防御对方,保护自己。而水母波动的涟漪,只会消融在苍茫的大海里。


三个故事,从亲情说到友情,再说到爱情。主题不同,但相同的是,孤独让她们相伴,也让她们放下芥蒂。


除了这三条主线,还有其他分线与其并行,同一个旅馆里要自杀的女“诗人”,需要被照顾的老妇人的演员女儿,甚或至警察和女摄影师,大家似乎都在寻找自己。



70多分钟的时长,并没有让片子陷入冗长的慢节奏。它就像一个万花筒,从三个人引出生活的多方面,而观众总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那一面。成长的困惑,成年的困惑,婚姻的困惑,以及为人母后的困惑……


人和人的生活方式虽然不同,但是总有一个共同点,让人们在动荡造成的不信任中,最终因为那内心深处的真切情感而拥抱在一起。




《蓝色果冻海》2007

导演: 希拉·格芬 / 埃特加·凯雷特
编剧: 希拉·格芬
主演: 莎拉·阿德勒 / Nikol Leidman

 豆瓣  7.9   IMDb  7.0

观看完整影片↓↓



  好  物  精  选  


除了美食,

每天还有红包抢哦!

客服微信:wusi868(点击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