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A24这个符号最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经常看的电影的片名中。最近而言,爆款剧情片《鲸》、朱丽安·摩尔的犯罪骗术《行骗高手》、大表姐的《桥之彼端》、以及《永恒的女儿》,就都出自A24之手。
©A24片头再往前,《伯德小姐》、《月光男孩》、《机械姬》、《佛罗里达乐园》、《龙虾》、《圣鹿之死》、《灾难艺术家》;还有《好时光》、《派对搭讪秘诀》、《赛马皮特》、《鬼魅浮生》、《美国甜心》、《瑞士军刀男》......
©A24电影海报一览可以说,每年那些能数得上名字、有趣又气质独特的文艺小片大多都出自他家。六年前,三个年轻人在去意大利的途中走在A24高速公路上,他们突然决定是时候做点什么。所以,回来后,他们辞掉了工作,一起创办了独立制作公司A24。
©A24三位创始人大卫·范克尔、约翰·霍齐斯、丹尼尔·卡兹三位创始人大卫范克尔、约翰霍奇斯和丹尼尔卡茨在短短几年内将A24打造成了好莱坞的“搅局者”。它在年轻的电影观众中建立了一个新的图腾。看到A24,就知道又有好片可看了。2012年,北美上映了一部冒着粉色泡泡和闪着霓虹色炫彩的电影《春假》。
女孩们戴着粉红色的独角兽面罩,在沙滩上和夜店里跳舞,伴随着似乎永无止境的电子音、酒精、大M和疯狂。但是《春假》在时尚的年轻人中引起了一波观影狂潮,最终取得了3000万美元的全球票房。对于当时刚刚成立的A24来说,《春假》只是它发行的第三部电影,就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功。
©《春假》剧照,带起了荧光色狂潮《春假》的导演是哈莫尼·科林,那个传说曾用3天时间便写出《半熟少年》剧本、又以处女作《奇异小子》震惊世人的“独立电影界坏小子”。是他首先把社会边缘的滑板少年带入了电影世界,然后又细致地描写了底层少年的粗鄙、愤怒到极致的一面。而《春假》的主角是前迪士尼女孩赛琳娜·戈麦斯和凡妮莎·哈金斯,以及从乖宝宝转型而来的詹姆斯弗兰科。
©《春假》主打美少女、比基尼、毒品、X、犯罪与青春早些时候,他们还在多伦多电影节上看中了《弗兰西丝·哈》。一位发行人曾说,错过这部电影让他想跳河。然而《春假》的成功很快弥补了这个遗憾,此外,由于《春假》的成功,他们很快确立了电影方向策略,这种策略一直沿用至今——那些被好莱坞工作室忽视的边缘化故事,充满作者气质的低成本独立电影。而这些电影的受众也很明确:新世纪成长起来的新千禧一代。欧格斯·兰斯莫斯的《龙虾》构建了一个单身狗有罪的世界,演了一个不谈对象就变成动物的真实寓言。《派对搭讪秘诀》回到上世纪70年代,叛逆愤怒的朋克少年和无知可爱的外星少女组成CP。
©《派对搭讪秘诀》剧照《佛罗里达乐园》关注和迪士尼乐园一墙之隔的贫民窟,里面的孩子在烂漫的紫色调中自由成长,天真又狼狈。《灾难艺术家》拍摄了史上最烂电影《房间》的幕后故事,把汤姆·猥琐这位超执着又在很傻的地方执着的理想主义者拍得让人痛哭流涕。而拍摄底层黑人少年成长故事的《月光男孩》,以黑马之势直接成为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此后,爆款青春片《伯德小姐》获得多项提名,更早的《房间》也让女主角布丽·拉尔森获得奥斯卡影后,《机械姬》获得了当年年度最佳视觉效果。![]()
![]()
©从上到下,分别是《佛罗里达乐园》、《月光男孩》、《伯德小姐》短短几年间,A24以其多样的题材和独特的风格,不仅迅速吸引了大批年轻粉丝,也在奥斯卡中分得一杯羹。A24既然目标是新千禧一代,那么除了主题尽可能贴近年轻人的口味之外,自然还有一整套新策略。他们从不把时间浪费在灯箱广告等大众媒体上,而是花大量精力在社交媒体上,与粉丝直接接触。15年,低成本的科幻电影《机械姬》引发了惊人的观影狂潮——但在此之前,A24已经在“约妹神器”Tinder上为艾丽西娅饰演的智能机器人艾娃设立了社交账号。
©《机械姬》剧照甚至,就连《女巫》里的反派邪恶黑山羊都有自己的推特账号,当然,《女巫》也是16年的恐怖片黑马。而《春假》在宣传时,他们用主演“付兰兰”、“傻脸娜”等人制作了一张春假版的“最后的晚餐”,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和关注。
©春假版“最后的晚餐”对于A24来说,他们会把几乎95%的营销成本花在网络推广上,用数据和分析把影片带入社交媒体的位置。不惧怕与众不同,剪出来和普通商业片不一样就行了。短短几十秒,是极具个性化和风格化的。大量色彩、音乐、风格独特的预告片在社交平台曝光后,会配合其他网络传播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在电影还没有定档的时候,电影爱好者的小圈子已经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开始口口相传,目的已经实现。A24的片子,大部分的首映要么放在每年1月的圣丹斯电影节上,要么就是在“极客圣地”西南偏南音乐节上。比如,《鬼魅浮生》、《瑞士军刀男》、《遗传厄运》等片子都是在圣丹斯上先来一波口碑爆棚,然后才走向市场的。
©《遗传厄运》剧照而《机械姬》、《春假》、《灾难艺术家》等又都是在西南偏南上闯出了名堂,本就自带热点,再加上别出心裁的营销,很难不爆。
©《灾难艺术家》剧照A24新的宣传策略让投资了很多A24项目的前好莱坞大亨巴里·迪勒赞叹道:所有关于A24的事务都像雏菊一样新鲜,他们激情澎湃、极具进攻性、做事又非常聪明。拍摄《春假》的导演哈莫尼·科林曾经对《滚石》杂志说,他想拍一部最激进的电影,但以最商业化的形式上映,A24在帮他完成这件事情。最激进的电影,最怪异的,与众不同的,酷的,有野心的。在很多电影人眼里,A24有着大厂所缺乏的独立精神。他们总能分辨出独特的作品,并认可那些价值,即使它们不被生意人看重。A24不会过多干涉导演,导演总是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自由。A24是从电影发行开始的,但他们也不同于一般的发行公司——他们并不是在电影完成后才接手,而是在剧本开发阶段就买下了作品的发行权,并在制作过程中与导演紧密合作。从《月光男孩》开始,他们就开始了独立制作的道路,全力支持电影本身的创作空间。
©《月光男孩》是A24从发行到制片的开始,即拿到奥斯卡导演巴里·詹金斯提议在迈阿密拍摄,A24二话没说立即同意了导演的建议。出演《美国甜心》的女演员萨莎·莱恩也回忆说,A24告诉剧组人员:而合作过的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则高度称赞A24“我从来没把他们当生意人”。
©维伦纽瓦和A24合作过《宿敌》在A24中,所有围绕的主题都是关于艺术最原始的冲动,以及如何拍出很酷的电影。我们想投资世界上最好的电影和故事,让这样一个年轻的创业团队用新的方式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