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因为一个女演员,娱乐圈内外可算是吵翻了天。众所周知,历年来“冲奥”都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即无论是影片还是演员个人,想要获得奖项提名,需要先交“公关费”,美其名曰“入场券”。拿韩国著名公司CJ举例,为了推《分手的决心》入奥斯卡愣是怒砸1000万美元,比之前的《寄生虫》足足多出一倍。在公布提名名单前,此片未曾在全美广泛公映过,且累计票房折合人民币仅十几万,是个实实在在的“小透明”。谁知,在没有“公关费”预算的情况下,女一号安德丽娅·赖斯伯勒爆冷提名影后。有人指出,这是导演拉动圈内人脉,让一众名流帮忙站台的结果。日前,针对质疑,奥斯卡进行了审核,同为竞争者的杨紫琼也进行了相关回应:“学院一直以其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按规则办事为荣。如果骗评委的票这么容易的话,那以前早就有人做过了。我们一直都在钻研如何保护我们(学院)的公信力,我非常相信我们还会继续钻研下去。”援引一位网友说的,这起事件的根本,是片方动了资本的蛋糕。不过,作为旁观者看个热闹就行了,厂长更感兴趣的是安德丽娅是否配得上影后提名。从小被酗酒老妈放养式管理,二十多岁又被男人抛弃,只能一个人把儿子抚养长大。莱斯利在镜头前欢呼雀跃,她计划买房、开店,给儿子买个吉他,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但,镜头一转,六年过去,莱斯利的模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只见她,脸、手干枯,一层皮仿佛紧紧贴着骨头,整个人的身体也是更加消瘦,由内而外散发着一股子无力感。她还流浪街头,白天在垃圾桶里翻找食物,晚上随便找个废弃的地方蜷缩在一起,勉强入睡。原来,莱斯利此次流浪,是被老妈和镇子上的人赶出来的。结果,时隔许久看到她,儿子非但不兴奋,甚至,脸上流露出些许厌恶。只听儿子对她说,在她找到住的地方之前,暂时允许住在家里。结果嘞,莱斯利满口答应,却转头就酒瘾上头,忘了个一干二净。儿子回到家后,看到莱斯利喝的烂醉如泥,一气之下,便将其连人带箱赶出家门。可以说,整部影片皆是围绕莱斯利烂泥般的人生展开的。看到后面,莱斯利落得如此地步的原因,逐渐清晰明了。原因无外乎酗酒、放纵,莱斯利在酒精的作用下,把之前的计划通通抛至脑后,没多久奖金就被挥霍而空。儿子看不起她,人人都唾弃她,她一度没了活下去的希望。如此情况下,莱斯利在陌生的城市,自责、悔恨,并在旅馆老板的帮助下,得到一份薪资微薄的工作;之后,她更是在一些新朋友的教导、陪伴下,重新找到生活的态度。最后,莱斯利实现了开店的愿望,和儿子的关系也得到了修复......讲真,看完全片,厂长算是get了女主提名影后的原因。因为,这片,这角色,简直就是为了各大主流奖项量身定做的。故事极其政治正确,讲人生的糟粕、困境,有迷茫,有重生,整体立意是比较积极向上的。女主人设更是集齐了单亲妈妈+生活所迫出卖身体+自我和解等冲奖要素。暂且抛开套路化的剧本,意料之中的制作,本片可以说是亮点不突出,缺点也不明显。因为她全程“毁容式”的表演看下来,流畅细腻,着实投入。莱斯利沉迷酒精,没担起抚养儿子的责任,挥霍度日,她的悲剧基本是自己造成的。可看了安德丽雅的表演,你或许依旧不喜欢她,却也能共情到她的纠结、痛苦和悔恨。无论是发青的黑眼圈,还是眼球上布满的红血丝,简直是浑然天成。酒瘾上头时,她发狂、发癫,抓狂到歇斯底里,六亲不认的程度。此时,她的眼神没了神,她开始自暴自弃,在酒吧酗酒,在男人面前搔首弄姿。她一方面是个坏人,一方面又收藏着儿子的照片,时刻提醒自己是位母亲。而安德丽娅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将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生动,搬上荧屏。看到这,相信关于她到底配不配提名,每位观众都有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