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CPU插上了,电源通电了,风扇转起来了!
然而,PC喇叭报警了。。。。。。
大概十多年前,就梦想有一台自己DIY的电脑主机。为了达到目的,学校的电脑就成了我的试验田。每一片CPU都不会辜负想拆它的人,直到最后一根针脚倒下。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自己组装电脑的那些事!开始之前,先讲个故事。
中学的某一天,发现学校的电脑有点卡,迅速组织了专家会诊,诊断不是系统的问题,也不是熊猫烧香的问题。决定马上进行外科手术,具体就是把硬盘换一下,把风扇吹一下。
清理散热器的时候,需要把散热器取下来。当时真的不太了解散热器的结构,也不知道千年硅脂有多紧,当我把螺丝拧松,把散热器向上一提,散热器是薅起来了,可CPU也薅起来了。
这里简单说一下品牌机比较多使用的下压式散热器,这种散热器是由上方的扇叶和下方的铜管散热片组成的,简单说就是cpu的上方是散热片,散热片的上方是风扇,CPU和散热片之间需填充硅脂,用来导热散热。
取散热器的时候,CPU也一并取下来了,原因就是散热器和CPU之间的硅脂太长时间没换过了,已经干掉了,这哥俩的关系是真的好。
后来,赶紧在某宝30元买了个二手CPU换上。重新装上CPU后,电脑也不卡了。在这里奉劝大家,没事别乱折腾,大力真的会出奇迹。
这就是我的装机出体验,可能远远算不上装机,但这种DIY的乐趣真让人着迷。
作为一位视障者,如果你想自己组装一台电脑,你首先要确定自己的需求。
所谓需求,就是你想用它来做什么?比如你想做开发,那么CPU至少是R5或i5;你想做音乐,内存至少就要32G;又或者你需要相对便携,那你就需要考虑一下ITX主板。这些需求最终就组成了一套配置。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不用显示器,需要购买主板、CPU、CPU散热器、内存条、硬盘、显卡、电源、机箱。大多数时候,我们病没有视频剪辑、视觉类游戏需求,独立显卡也可不买。
比如我是一名后端程序员,我更加关注运算性能,i7-13700K这片CPU就很适合我,你在搜索的时候可能会找到i7-13700K、i7-13700KF,这里一定要选择没有带F的型号,带F后缀表明这片CPU没有核显功能。
接下来就开始选择主板,主板中与CPU密切相关的是芯片组,你需要选择匹配的芯片组,否则CPU将无法点亮。这里我使用的是i7,所以我选择了B760,如果是土豪或者有其他高级扩展需求,也可使用Z790。每个品牌都有匹配这两个芯片组的主板,推荐选择微星、华硕。在主板的具体型号里,可能还会有一些字母后缀,比如m、i等。不同字母代表不同的尺寸,m代表24cm*24cm,
i代表17cm*17cm。
尺寸更小的主板更贵,扩展性月差。i后缀的主板追求的就是极致的体积,请按需购买。
硬盘和内存比较容易选购。硬盘请选择NVMe的M.2固态,体积小,速度快,如果主板支持PCIe4,还可选购速度更快的支持PCIe4的NVMe M.2固态。内存根据主板是否支持DDR5进行选购,2023年的现在,推荐选择单条容量16G的内存,给后期扩展留下空间。
你可能会在意机箱的大小、外观、扩展等。比如你用的是i后缀的主板,那就选iTX机箱,你用的是m后缀的主板,那就选择mATX机箱。但除了要看机箱的类型,还需要咨询商家是否支持你所使用的配件。有些主板虽然标注了i后缀,但它的尺寸比标准的iTX主板要更宽;有些机箱会限制CPU散热器的高度;还有些机箱会要求你使用小1U电源;甚至还有些机箱可以有多种组合,比如在使用了标准mATX主板的情况下不能使用ATX的电源,或者在使用了ATX电源的情况下不能使用mATX的主板。机箱请仔细选购。
确定了主板、机箱,很容易就能找到适合的CPU散热器。一般选择塔式散热器,如果机箱有散热器限高,可换成下压式散热器。
最后,你需要计算下主机所有配件的功率,450W的电源刚好够用,如果未来还要加装更多配件,建议一步到位到600W。
首先拆开主板的盒子,把里面的主板还有各种附件全部拿出来。然后合上主板盒子,当作垫放主板的临时工作台。主板放在工作台上,我们找一下有24孔的主板供电插槽(2排,美排12孔,有点像放大的口琴),让主板供电插槽贴近工作台的右侧。现在可以先安装一些插在主板上的小家伙,主要指CPU和M.2固态。CPU安装的时候需要先把拨杆抬起,摸一下CPU安装的方向,CPU是一个类似正方形的厚片,某一个内角有缺口,这个缺口要和主板CPU插槽的缺口对应,放好CPU后,把旁边的拨杆压下来,CPU安装完毕。内存也建议在这时插入,因为插内存要用点力气,非听到“KATA”一声不可。这里一定注意内存条的方向,可以力气大,但如果你的方向是错的,分分钟就能把主板送走。
接下来打开机箱(机箱面向你,把机箱左侧的侧板卸下来)。为了方便操作,建议把机箱横放。一般机箱的前面板朝向右侧。安装主板的I/O挡板(有些型号的挡板已固定在主板上),以及接下来是上固定主板的六角螺柱(记得摸一下主板上的螺丝孔和机箱上对应的位置,事先计算一下需要多少螺柱)。注意,这两个都是发现没装好就要重来的!当然没有I/O挡板、螺柱没上全也未必不能用,但对强迫症绝对是一大折磨。
下面该把主板装进机箱了。但在安装之前,先摸一下机箱里安装主板的那块底板是否在CPU插槽的对应位置留有开口。如果有,那可以放心安装主板;如果没有,那就先拿出CPU散热器,看看是否需要在主板背面安装扣具组件,如果有就先装上,免得之后又得拆主板来装。扣具主要是为了固定CPU散热器的。你可以吧扣具拿出来先放上去找找位置,大多数CPU散热器有AMD和INTEL两种平台,用了一套,另外一套就不需要使用了。
电源得看机箱的设计,你可以找一下机箱背面的开孔,看看三针电源口贴近哪边最合适,把电源塞入机箱,拧上螺丝。如果不安装独立显卡、硬盘,那么我们可以先将电源上的24主板供电线和4+8的CPU供电线插在主板的相应位置,找合适的地方插就行了,没有差错的可能性。插入这些供电接口的时候一定不要大力出奇迹。现在趁着大件还没上,主板未被遮挡,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走线工作。主要的线缆包括:CPU 供电、主板供电以及从机箱前面板伸出来的各种线。如果电源还有其他没用的供电线,把他们都捆好,放一边就好。理线也不用太讲究,直接用塑料扎线带,哪里不齐捆哪里就完事了。
把散热器放到CPU上方找一下位置,确定无误后,拿下散热器。在CPU表面涂上硅脂,均匀的用指套抹上薄薄的一层,铺平CPU的顶面,涂抹太多可能会漏到主板上。撕掉散热器底部的塑料膜,把散热器放到CPU上,轻轻按压,拧上螺丝。拧螺丝的时候一定不要吧某一个螺丝先宁紧,可以一个一个交替慢慢拧紧。把风扇扇叶扣到散热片上,塔式散热器的风扇是在散热片的侧面,而下压式散热器的风扇是在散热片的顶部。最后接上CPU散热器的风扇供电双针接口。接口就在附近,随便找一个就行。
在主板的左下角有一些针脚,不同型号主板略有不同,我们需要吧面板上的电源开关、重启开关、USB接口,以及耳机接口连接到这些针脚上,可能还会有硬盘灯和电源灯、PC喇叭的针脚,认准10根针一组的针脚就没问题了。如果找不到针脚,BE MY EYES就好了。
插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按下机箱面板的开机按钮,如果没有异常就能直接进入BIOS了。你可以用微软的系统安装工具制作一个U盘系统安装介质。成功进入系统安装向导后,Ctrl+Win+Enter就可启动讲述人,引导你完成系统的安装。
祝你DIY快乐。
END
关注我,用声音写代码的视障者
如有需要,请加微信 zjj8421